您在這裡

2003
01
01
星期三
《華僑日報》副刊研究計劃(2003-2004)

《華僑日報》副刊是研究香港本土文學文化的重要課題。本計劃以《華僑日報》副刊為研究對象,為《華僑日報》副刊的歷史發展、特點、性質等各方面作具體、客觀的概括與評價。
已出版《〈華僑日報〉副刊研究 (1925.6.5-1995.1.12)資料册》(2006年)及專題論文多篇。

主持:何杏楓教授
成員:楊鍾基教授、張詠梅博士、黃念欣博士
撥款機構:研究資助局研究用途補助金
金額:$504,000

計劃概述

從八十年代開始,香港文學研究漸受重視。但是, 基於原始文學資料尚未齊備,現有對香港文學的研究, 大多建基於已出版的作品單行本,對於文藝雜誌及報章副刊的研究, 一直備受忽略,長期成為香港文學研究其中一個盲點。但是, 文學「寄生」於報紙副刊上,是香港文學特殊文化生態現象之一, 是研究香港本土文學文化所不可或缺的題目。因此, 本計劃擬有系統地整理和研究香港報章副刊, 為這個普遍受到忽略的文學現象,整理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圖像。 相信對香港文學史料的累積,推進香港文學史的研究有重要作用。

本計劃選取《華僑日報》副刊為研究試點, 主要原因有三。其一,《華僑日報》有七十年歷史, 是迄今歷史最長的本港報章。《華僑日報》創刊於1925年6月5日, 前身為旅港華商總會同人所辦,專以傳遞商務消息的《華商總會報》, 而《華商總會報》的前身是香港出版的首張中文報紙《中外新報》, 後因旅港華商總會無意續辦,由岑維休、陳楷等承購,易名《華僑日報》。 在九十年代激烈的報業競爭中,《華僑日報》幾度易主, 終於1995年1月12日停刊。《華僑日報》幾十年來見證著香港社會的成長與發展, 研究其副刊從二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變化發展,有助清楚揭示本港副刊歷史的面相。

其二,《華僑日報》是一份由本地工商界創辦, 植根香港,極具代表性的報章。其「出版宣言書」曾提及辦報宗旨: 「凡有利於國,有益於民,雖艱險勿避,不為威屈,不為利誘」, 數十年來秉持關注社會的辦報方針,與香港社會發展息息相關。 因此,本計劃選取《華僑日報》副刊為研究焦點,分析它不同時期的特色與變化, 從而反映七十年來香港社會與文學藝術之間的發展、 文學與香港身份建構、本地意識的發展等錯綜複雜的關係。

其三,《華僑日報》副刊多年來刊登了大量文學作品, 由於沒有出版單行本,不少作品隨生隨滅,散佚甚多,形成研究的缺口。 因此,本計劃擬在原始文學資料整理的翔實基礎上,仔細分析《華僑日報》 副刊的作家與作品,以及不同時期副刊的風格, 從具體材料分析香港文學數十年來從雛型到豐富多姿的發展歷程, 作者群的變化與世代的更迭,各項香港文學的重要議題, 尤其是較為研究者忽略的香港通俗文學發展脈絡。

換言之,《華僑日報》副刊是研究香港本土文學文化的重要課題。 本計劃以《華僑日報》副刊為研究對象,為《華僑日報》副刊的歷史發展、 特點、性質等各方面作較具體、客觀的概括與評價, 所得成果可作為研究香港報章副刊發展的基礎。若本計劃成功, 當可作同類計劃的藍本。

計劃出版物:《〈華僑日報〉副刊研究 (1925.6.5-1995.1.12)資料册》